听课随感
多年来,彭峰老师的教育叙事给了我们一线教师很大的帮助和启发,如今终于见到了彭峰老师的庐山真面目。10月15日,有幸聆听了彭老师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和讲座《为语文品质而教》。
课堂上,彭老师的朗读和书写、幽默风趣的语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朗读要关注标点,朗读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提示语,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受益终生。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课堂上,彭老师关注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每一位学生都全情投入,不断生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在一些观摩课、竞赛课上我们看到,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变了。在课堂上,因为害怕学生学习的“动态生成”超出了教师的课堂预设,课堂成了教师与少数优等生的对话台,不少教师关心的也只是教学任务能否完成、教学预案能否顺利执行,而对于学生是否“在场”,教学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却不放在心上,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而彭峰老师就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做到“时隐时现,进退自如”。真正做到了为语文品质而教。
学生的语文品质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一个反复“训练”的过程。课堂上我们要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品尝到语文学习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大显身手”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动”起来的课堂,是在教师的预设、 引导下,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课堂。让我们一起为语文品质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