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学校邀请彭峰校长来学校上课,做讲座。第一阶段由彭峰老师执教了三年级《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虽然第一次跟学生见面,但他的亲和自然、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很快地投入到课堂互动中。正如他的讲座中诠释的,他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关注言语品质探究的展开,在整个课堂上,教师并没有去讲述太多,只通过适时的撩拨和引导,引发孩子们的思辨,让课堂上频频爆发出探究的火花。经过一番思维碰撞,他用同样的格式“帮助……,干什么”的格式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刚开始是老师引着学生找,后来则是重点放在读书上,在读中感受乐趣,在读中理解课文,因为格式一致,所以学生概括起来也特别快,可见老师的撩拨和启发,就是引爆孩子们思维的火花。第一课时教学灵活而又训练扎实,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探究了文本的言语品质。
第二阶段彭老师作了关于“呼唤提升言语品质的教育”的专题讲座,从低中高三个教学段,以他的故事类文本教学为例,清晰而又真诚地引领教师们如何发现、感悟课文的言语品质,如何提升自己的言语品质,如何围绕关照文本的言语品质一步步展开教学。详实而又有所突破的教学课例,让我这个第一次教一年级的老师深受启发。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彭校长说,要让孩子能够读好书,一定要有好的范本给他们听。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个喜欢演讲,朗读的人。一直苦于不知道该怎样教学生朗读,这个建议让我豁然开朗。同时,彭校长也指出,即便是一年级也要注意字的提炼与赏析,老师首先要把课文吃透了,才能化繁为简,抓重点去教学生。对于一线语文教师具有示范性和可操作性,深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