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彭校长的讲座,受益匪浅,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语文品质。语文品质,就是指一篇语言作品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质量高下,表达的真诚程度高低,读者意识清晰、准确的程度高低。作品是不是表达作者自己的话语,是否饱含表达作者真挚的情感、是否富含呈现了表达作者与众不同的思想。彭校长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课文美好的语文品质,进而探究它生成的原由。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对于语文品质的忽视也是原因之一。如果,我们的学生经常接触语文品质不良的文学作品,那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即使学生学的是语文品质优秀的作品,倘若;老师不去引导学生发现、感悟其语文品质之优秀,最终还是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我非常赞同彭校长的观点,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感悟课文中美好的语文品质。表层的语文品质问题,看得见摸得着,只要胸中有“语文品质”这一标尺,态度认真,往往比较容易发现和纠正。另一个是从深层看,指的是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与写作的目的、意图的匹配程度,以及作者对文章读者的预设与态度是否准确、正确等。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文本,其实都是一种语言行为,文本的作者必然有他的目的、意图,必然有对文本读者的预设,否则,就简直不可思议。一篇文章,遣词造句可能毫无瑕疵,清顺简洁流畅,从表层看没有任何问题,但从深层的角度看,却有可能不好甚至很差。所以就需要我们仔细地去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