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四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11月随笔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25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徐振红     来源:原创

着力构建诗意化的多维课外阅读模式

                徐振红

 

语文是美好的语文学习是美妙的。带领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语文教师神圣的职责。除了关注语文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我们还应关注孩子的课余生活,努力让他们的课余生活因语文而更加美好。

课外阅读就是一个美妙的捷径。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丰盈。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多条途径构建诗意化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模式,引导学生喜爱阅读,迷恋阅读,在课外阅读这个大花园中流连忘返,乐此不疲。 

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探究作者思绪的阅读

文本是作者心声的流露,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也就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碰撞的过程,是从语言文字中汲取精神力量的过程。姚佩琅先生说:“课外阅读是学生养成终身阅读习惯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1、搜集信息,阅读信息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当我们看到一则文字材料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了我们的阅读过程,哪怕是一个说明,一则新闻。因此,我们在教学新课之前,往往都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在查找、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去阅读、思考。

2、扩展延伸,拓展阅读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根据作者、根据文章主人公、根据体裁、根据单元训练点、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引进大量的补充教材,让优美的文章滋润孩子的心灵,陶冶孩子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和人格。

二、江上层楼翠蔼间,满帘春水满江山——打开视野入佳境的阅读

引领孩子走进书的海洋,走进学校的图书室,走进班级的图书角,走进街上的书店,走进政府的图书馆,在书的海洋中徜徉。

让孩子一走进学校,就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家庭作业主要就是读书,童话、寓言、漫画,只要肯看就行。

让孩子与书为伴,读名著、读儿童小说,订阅儿童杂志,还可以看爸爸妈妈看的适合孩子读的书,与老师、同学、家长交流读书的体会。让这些美文成为他们生活的向导,写作的拐杖,精神的力量,想象的翅膀……

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追寻民族文化的根的阅读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之中,处处充满了创造精神和民族智慧。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和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基础作用,使学生从小扎下民族文化的根,并由此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1诵读古诗,品味古代诗词的悠远、豪放、瑰丽、浪漫。我们利用早读课的时间,开展经典晨诵”诵读活动。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学生诵读古诗的范围不断扩大,他们的文化积淀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厚重。

2读千古美文,做谦谦君子”。国学中经典的文辞句段,犹如酷暑的缕缕凉风,山涧的汩汩清泉,沁人心脾,唇齿留香。经典文化导读的作用决不仅囿于学识拓展的狭窄范围,它更多地对于孩子的人格成长,发挥 “长善救失”的功效。

四、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追踪成长足迹的阅读

学生本身就是取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努力挖掘这个巨大的宝库,实现学生的“自育”与“互育”。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文章,使之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活水”,“催发”他们创造的潜能,这是诗意化阅读的独特的诗句。

1、阅读学生自主编辑的班刊。我们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学生自主编辑出版班刊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班刊由最初的只有几个人的稿子到今天全班大多数同学的稿子;从单一的栏目到今天的栏目众多;从只是习作到包含科技小论文、小实验、小幽默;从封面封底的“移花接木”到学生自己创作。孩子们拿到班刊大反应是爱不释手,一读到底,百读不厌,它的效果是令人欣喜的。

2、阅读学生自己编辑的作文集。这不仅是一个整理的过程,还是一个展示的过程,接受检验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发现,学生编辑的作文集有许多闪烁着新思维火花的地方,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一个很好的反思与借鉴。

3、营造阅读共同体,让思维飞扬。此外,笔者还认为,课外阅读不是个体的行为,应该是群体的行为。它是需要放在一个大环境里的,有了环境的介入,思维才能与人发生共鸣。教师要善于营造班级内的共读圈,师生共读一本书,积极组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这样会大大激活学生的阅读动力,促进阅读思维的深入。教师还可以积极创设机会,构建家庭共读体。在家长会、阅读开放日等活动时,教给家长亲子共读的方法,引领家长与孩子进行阅读交流。

语文学习要关注文化,关注生活,关注人生语文学习要有文化的内核,要有生活的外延,要参以人生的阅历和生命的体验。一言蔽之,语文学习是诗意的建构。我们要致力于研究课外阅读策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兴致盎然地、胸有成竹地参与课外阅读,保持积极良好的阅读状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