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五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十一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01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吴佳丽     来源:原创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教育是艺术,教育是科学,教育有规律可循,教育更需要耐心与热情。正如所有的艺术与科学一样,它需要智慧的指引,以便让我们更近科学,更近我们最初所拥有的理念,让我们的教育实践走向成功。万伟的《班主任兵法》可以算得上这样的一本智慧书,他用自己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教育实践提供了一种成功的思路。  

一名好的指战员在战场上要不断地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决定。教师的工作也一样需要掌握时机。   

掌握时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争取时机。

在战场上,兵贵神速,时机可以说是最好的武器。教师的教育工作有时也是要抢时机的。比如说,初中生常常在初一初二比较迷茫,但到了初三,会开始懂事,知道要认真学习,但却发现已经来不及了,他以前的基础太差,再想努力但时间已经不够了。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个规律,便会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能让学生在没有幡然悔悟之前在学习上尽量能够跟上。

2、利用时机。在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每天也会有大量的事情发生,其中有些事情教师如果好好利用,便是非常好的教育的时机。比如说运动会的比赛,全班都参与了,这便是一个很好的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时机,教师可以给运动员打气,组织女生拉拉队加油鼓劲,组织没有比赛任务的学生端茶送水,让他们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总之,教师如果充分动脑筋,把一些大家看似平常的事情做足文章,是会产生非常好的教育效果的。   

3、创造时机。

中国人在创造时机上是很有特点的。比如说中国人求人办事,很少像洋人 “此来为某事” 那样直截了当开题,而是讲究迂回战术,有一种起承转伏的特点。   

学生工作中的创造时机与之类似。教师在与学生的谈话中是常常要用到这样的方法的,尤其是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学生思想有顾虑或因其他种种原因不愿配合之时,教师不宜开门见山,而要闲聊一些别的话题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等到学生的戒备消除了,情绪缓和了,师生感情融洽了,再慢慢进入主题,或许会有好的效果。  

学生工作由于其特殊性,有一些时机是我们必须特别关注的。一个新的环境、一个新学期、学校或班级里乃至社会上发生突发事件都是好的教育的时机,学生个人犯错误、受到挫折或取得成功之时,对他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时机。

学生的成长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常常有成功、有失败,有高潮、有低潮。在学生情绪变化最激烈的时候,教育的时机也就凸显得最明显。当时机出现时,平庸的教师可能会火冒三丈,或者牢骚满腹;而高明的教师则是高瞻远瞩,胸有成竹。正确把握教育的时机,是我们教师必须修炼的一项内功。

读完此书,我逐渐认识到教育也是一种艺术,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必须用心去研究。像我们这样未来的老师更应该不断探索,不断积累,在实践与反思中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教育事业需要你我的奉献、更需要你我的真诚和挚爱,只有今天我们播撒爱,明天才会更加灿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