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本,数据为先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将原来的虚拟教学变为真实数据,为教师决策提供数据实事支撑。依托数据的精准教学旨在基于“信息技术”、“大数据”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精准教学的建构,力求通过“信息技术”、“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分析,能够快速便捷地掌握学生学情,精准定位起点;课堂习题设计,即时反馈教学效果开展分层指导,灵活采取教学补救。
课堂教学不精准就不是优质的教学、不是高境界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获、进步和增值。就如何依托数据在小学数学课堂实施精准教学,下面我说下个人的看法。
1、课前。对于学生学习起点和能力的把握,大部分教师靠的是经验。设计课前任务单,有助于教师科学客观的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并适时调整教学设计预案,找准教学策略,是实现“课前习”和“课中习“衔接的一个重要节点。在不改变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体系前提下,力求用数据代替经验,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能让老师将学生按学习情况进行分组,开展分层教育。教师就能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实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以便能及时介入进行指导,真正实现精准教学。
2、课中。在课中习环节,根据学生的学情数据进行合适的分工,教师利用平板教学平台,把课堂中必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推送给学生。各组学生根据需要自主分配任务,并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同伴解惑,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对各组学习情况评价总结。
3、课后。学生将作业上传,在平板教学平台上对学生上传的学习单进行评价,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总,同时收集数据,并为下次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大数据支持下的小学数学精准教学模式,打破了数据在传统教学中的经验主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数据为先。但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转变,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对于精准教学还存在一些疑问,期盼与大家一起探讨:(1)“前测”的设计,由于教师自身的原因,“前测”设计会有主观差异,从而影响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客观反映。那如何设计精准有效的前测呢?(2)借助大数据,我们可以确实能够做到课中的及时反馈,但课堂时间控制就比较困难,如何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