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阅读”
——《教师读书的30种体验》读后感
一学期的工作已经悄然过去大半,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也已进入最后几个单元。感慨时光飞逝之余,也常反思自己:通过这半年的工作学习,我收获了什么?又缺失了什么?在同级部老师的努力教学下,我的教学似乎显得有些“稚嫩”,只能将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用忙碌来缓解内心的压力。但也正因如此,我的教学渐渐显得“急功近利”,似乎忘了教师静下来思考的价值,也因此,在我的教学之路上出现了许多的困惑和不解。我想,除了多学多问之外,也许只有阅读能为我找到出口。在《教师读书的30种体验》,我读到了许多教师的文章,有刚入职一两年的,有工作十余载的,他们的文章仿佛象征了一个教师完整的阅读史和成长史,也为我的成长提供了方向。
要想在教学艺术上有所收获和长进,就需要进行广泛阅读。正如书中所说的,借用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概念,我们可以称之为“差序阅读”。
首先,要广泛阅读学科专业书籍,对于这一点,我想应该不必多加阐述了。学科专业知识仿佛是教学的“骨架”,它是一切教育教学理念的支撑。只有拥有了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我们才能在本学科的教学中立住脚跟,有所建树。其次,我们要阅读更多的教育教学专著,它们是我们教学路上的充足养分,能让我们在众多教学路径中找到那条最佳路径,让我们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便是进行跨界阅读。语文学科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广泛涉猎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便是为我们提供了更高的平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许,在更加广泛的阅读和学习中,我们能有一些“意外发现”,成长为教师教学路上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