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二年级如何教得更扎实》有感
认识彭峰校长已经有五六年了,一直感叹于彭校的自律,作为一个校长,仍然坚持在一线教学,并且坚持每天课后写实录及反思,更是最终将这些实践和想法集合成《二年级如何教得更扎实》等一系列书籍。拿到书后,我就迫不及待地仔细翻阅。细细研读,不禁为彭校的这些日常的课堂研究文字而折服。这些文字类似教案,但又不同于传统教案,它不仅详略有序地记录了自己的课堂,又从教学设计心理、儿童学习心理等角度出发,阐释了形成一节好课形成的多维因素。同时,彭校还在书里专门设计了“好课的细节”、“课堂妙招”等贴心的板块,给我们读者提供了更为细致丰富的借鉴资料。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二年级语文教学如果要成为“理智性实践”,一定要紧紧围绕“二年级儿童”进行细致地观察,深入地研究。儿童的情感和思维“沸腾”了,学习生活才会“沸腾”起来。
以《狐狸分奶酪》为例,揭示课题后,我请小朋友听读课文,思考问题:哪几个自然段写狐狸第一次分奶酪。学生们立马行动起来,学习兴趣立刻被激起来了。接着,认识到另外的主人公熊兄弟哥儿俩时,根据生活经验练说“姐妹俩”“父子俩”“母女俩”,兴趣更加盎然。紧接着,认识“嚷”时,通过观察字形,发现有很多张嘴,你一言我一语大声说就是“嚷”。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狐狸的形象出现,不停地分奶酪,学生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带入到熊兄弟的情境中,纷纷嚷嚷起来,感悟文中对话,人物形象。在这样的情境里,孩子们的情感和思维都“沸腾”了起来,这才是最接近孩子们“最近发展区”的。
最后以彭校的一句话共勉:只有让每一个儿童的情感和思维“沸腾”起来的课堂,才是真正富有生命力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