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评课稿
本月听了王倩老师《观察物体》一课,本课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是本套教材安排的第一次观察物体的教学,主要是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特征明显而且结构比较简单的物体,引导学生从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进行观察,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而且也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观察物体以及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其他内容提供帮助。这节课要让学生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在实物与相应视图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环节清晰,环环相扣。王老师先让学生观察学校照片,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事物出发,初步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视图可能是不一样的,从而引出课题。接着,王老师通过给学生拍照的活动,有效突破了判断从左、右两个方位看到的视图是不同的这一难点。随后,通过安排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活动,让学生分别从前后左右四个角度观察毛绒玩具,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建立表象。最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判断例题中给小猴拍照的位置。基于之前的观察活动,学生由易到难学会了观察物体的方法,形成了正确的认识,并能正确表达出自己判断的理由。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王老师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效。大部分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已经能够正确判断出从不同位置对应看到不同的形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王老师非常善于引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提前录制的视频短片为参考,让学生在课堂中深刻体验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过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在说的过程中,王老师也非常注重学生语言规范性的培养,让学生知道如何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整个小组观察活动中,学生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并且收获满满。纵观整节课,教师语言亲切,过渡流畅,学生学习兴致高昂,学习氛围浓厚,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