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六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11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8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蔡晓娟     来源:原创

提升学生计算技能

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培养的学生能力有很多,而其中的计算能力是所有内容中最应该具备的能力,因为,一旦学生计算能力不行,势必影响其他数学内容的学习与相关问题的解决,《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一、重视算理教学,形成计算技能

1、创设情境,助算理探索。本人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中的“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等内容的时候,因为数学教材中大多数课程就是以适合

低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境引入的,所以,我  家在教学的时候就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入手,让学生在动手摆小棒、拨算珠等直观表象的感知中主动探究算法,并通过字列化的交流展示、图文产茂的理解,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并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优化算法并理解算理,这就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了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2、揭示规律,助技能形成。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明白算理、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预期的计算方法的迁移。有经验的低年级数学老师都知道,“20以内的进位加”是一年级计算教学内容里面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出重点、克服难点,我在教完“9加儿”的内容之后,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把所有9加儿的加法算式有序地排列起来:9+2=11    9+3=12     9-4=13  9+9=18,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所有算式,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1)9加上一个数,这个数越大,和就越大(2)加上一个数,所有和个位上的数总比这个数少1。当学生发现第二个规律的时候,我立即追问:“和个位上少的1去哪里了?”由于有了之前的知识与过程作为基础,很多学生很快就说出了“少的

9凑成了10”。这样的教学,为学生以后学习8、7、6加儿的时候打下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到时能够很容易想到“凑十法”。这样通过计算当中隐藏的规律揭示,让学生既能够巩固计算的方法,又积累了一定的计算经验,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