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家长开始越来越重视体育了,这是一个可喜的信号。但很多家长决定让孩子学习一项体育特长之前总会认真思考,反复衡量,练体育对升学有没有帮助?能不能给孩子带来加分?一周需要训练几次?一次训练多长时间?会不会伤到身体?会不会影响学习?
坚持没那么容易
等终于把孩子送校队训练后,就认为孩子训练的好坏就是体育老师,教练或者学校的事了,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家长们自己。其实这样的想法也是根深蒂固的种植在了部分家长们的心中,总能听到周围的家长朋友抱怨现在的老师越来越不负责任了,有些作业自己不批让家长批,背书默写让家长来督促指导,那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干嘛?请不要做甩手掌柜,老师是一对40+,而你们是N对一,成绩是孩子的,老师带不走,体育亦是如此。孩子练习太累,那休息吧。孩子生病了,那请假吧。孩子今天的作业太多,那逃训吧。孩子坚持不下去了,那不练了吧。“心疼孩子”所以不练了。这是大部分家长都有过的情况吧?这样算下来,你家的孩子一周能上几次训练课?一个月?一学期?一年又能上几次训练课?然后总是追着老师教练问:我们家孩子练了那么长时间怎么没有进步啊?教练:。。。
有一种冷,叫父母觉得孩子冷
有一种饿,叫父母觉得孩子饿
有一种累,叫父母觉得孩子累
很多时候,孩子的惰性是父母间接影响造成的。小学阶段,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遇到挫折困难会本能的就想放弃,这时就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教会孩子统筹安排时间,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鼓励孩子学会坚持。
我们发现没有,热爱体育,有体育特长的孩子精力更充沛,更阳光,开朗,自信。
很多都是全家出动,父母一起带着孩子去参加比赛,在场边共同给孩子们加油助威。场下的我总能听到家长们惊呼对方的球员真厉害,脚下技术真棒,意识真好。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项知识和技能是可以毫不费力就能获得的,回报和付出的努力总是成正相关的,一切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