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教育随笔
转眼间已是2020年的12月了,研究了两年多的课题迎来了结题,回顾这两年多的研究历程,感觉课题才刚刚开始,就要面临结题。
还记得2018年,为了申报课题而想破脑袋地写课题申报书。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写文献报告,请教曾经做过课题的老师,探寻做课题的经验。最终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我申请的课题成为常州市的备案课题,“童化”课题就此立项开展研究。
2018年的十月我们开展了课题论证会,请来了钱新建等三位专家听取我们的开题报告,三位专家给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根据专家的意见,我修改了课题的研究内容:
(1)研究低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最好的教育应该是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需要的教育。我们的低年段科学教育要基于低年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所以本课题将低年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作为研究内容之一。
(2)师心“童化”实践研究。教师是“童化”课堂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学习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教师在创设“童化”课堂时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既是成人化的引导者,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师心“童化”,可以在情感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师心“童化”的前提与基础就是要了解认识体悟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转变教师自身的观念、理念和教学方式、模式。
(3)“童化”教学策略研究。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的想法,顺应他们的天性,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策略,寻求符合儿童天性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来激赏学生。
确定好研究内容后,我们开展课题活动,读书沙龙,文献学习。设计问卷,进行现状调查。开展课堂研究,形成课型课例,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活动范围从校,到区,最后到大市进行展示交流。
2019年12月,课题进行中期评估,我们有了一些成果,但是研究还不是很充分,好在课题最后通过中期评估,被确定为区级课题。
通过中期评估后,课题研究继续进行。我也慢慢开始收集课题研究资料。
不过结题的消息实在来得太突然,让我有点措手不及。但好在平时有所积攒,做了一些工作。我用力两周的时间写好了结题报告,在12月17日到遥观中心小学进行结题。
在结题会议上,专家听取了我的结题报告,给我提炼很多宝贵的意见,让我觉得我的课题还有继续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