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很喜欢读书的人,但我也曾疑惑:我为什么要读书?
从前读书是漫无目的的,随手拿起一本书,就能读得如痴如醉。那时候,读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消遣,在书中,我得以忘却现实的烦恼,徜徉在文学的世界里,流连忘返。
现如今,读书成了刚需,不读书,甚至都迈不动前进的步伐。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像是一座灯塔,它屹立在黑暗之中,发出温暖的光芒,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时隔多年,再读经典,心中便有了更多的体会。
初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把它当成了一本故事书。那时的我还没有教育教学的经验,与教育有关的知识储备也少得可怜,这本书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它,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视角审视曾经熟悉的校园生活,在书中,我看到了自己过去的样子,更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模样。教育的种子在心中悄然生根,我的眼里有了光。
再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把它当作一本工具书。在教育教学生活中,我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难题,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读一些书,我总能找到应对当下困境的方法,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遇到问题再解决,过于被动,如果能防患于未来,再好不过。那就再读一读《给教师的建议》吧!我惊喜地发现,绝大多数问题的答案就在其中,曾经被我当成故事一读而过的章节,现在竟让我觉得无比震撼:它们不仅写出了我正面临的问题,还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给予方法指导的同时,更有思想的引领和价值的提升。
通过阅读《给教师的建议》,我也看到了自己未来将会面临的问题,早做准备,便能收获一份从容与淡定。这一刻,我明白了读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