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六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3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张涛     来源:原创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在实际教学之初,对于这一章节的例题,“自以为是”的我打算还是从学生“熟知”的稍复杂的分数问题入手,在经历所谓的旧知复习,完成新课铺垫后,想顺其自然地达至预设目标。谁知,课堂教学环节,学生的表现和课堂反馈让我咋舌:从单位“1”量的圈定、数量关系式的梳理到对应方程式的提取,几乎每个环节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单位“1”量的判断失准,数量关系的梳理混乱,继而导致方程式的“变异”……

 

    为何会如此?从本质上说,是学生对数量之间“量”、“率”的本质没有分清,对“量”、“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没有清晰的认识,这样在解这类题时,没有实际经验的引领和指导,学生只能在模仿能力的驱动下生搬硬套,而在题型微变之时,自然头晕脑胀!面对着诸多问题,我想关键还是培养学生找等量关系式的能力,判断单位“1”的能力,看线段图,作线段图,标对应量率的能力,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也就成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了。有了这样的认识,我意识到此类知识不能再单纯地依仗“新旧转换”,不能随意地将学生的知识库存置于“理想高度”,更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肆意为之。在之后的例题教学中,我注重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从分析题意开始,带领孩子们认真剖析题中隐藏的关系,将问题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把图形的性质转化为数量关系,让学生在动手和观察中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在实际作图过程中,学生理解了单位“1”的量,理解了比较量和单位“1”的关系,知道了线段图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后面的解决问题自当水到渠成。

 

练习环节,再设计针对性较强的题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比较和归纳,自然而然地发现、感悟“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和“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的联系,把一个新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知识内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