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数学——在游戏中与数学相遇》有感
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逻辑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孩子们最常接触到的数学(数数、计算……),既缺少了与生活的联系(因为数学本身是源与生活),也忽略了用数学来帮助与指导生活(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是空间与时间的关联活动)。除去数量的本身,我们每天无时无刻不与数学交集。最近我看了一本《爱上数学——在游戏中与数学相遇》的书籍,感触颇深。
《爱上数学——在游戏中与数学相遇》是丹麦教育家亨宁·安德森写的,描述了华德福学校(也称斯坦纳学校)教授数学的特殊方式,从方方面面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游戏和绘图学习数学。这些游戏满足了孩子对身体活动的渴求,也满足了他们对数字世界的好奇心。书中精彩的游戏与活动,让孩子和老师及家长发现数学教育并不是枯燥的定理和公式,数学可以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可以像跳动的音符一样印刻进孩子心里,在活动和游戏中掌握数学美丽的韵律与节奏,爱上数学并不难。
书中重点探讨了数学教学中哪些可以通过身体动作展开的部分,通过这些教学去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即在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体验心灵的特质。笔者将乘法表与音乐中的节拍相结合创造出乘法游戏,让孩子们站成一圈,把右手伸到圈外,一个跑数人绕圈子走,一边拍那伸出的手一遍说几的乘法表,每当说出这个数的倍数,他就暂停一下,而与他拍手的孩子则蹲下。其余孩子形成一个合唱团,边拍边唱出几的乘法表。孩子们天性都是爱玩的,这样的游戏与数学知识结合让孩子们真正体会了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使孩子在富有韵律的活动中掌握乘法口诀。
华德福教育讲究心、脑、手的协调,书中有一章讲多边形的认识,启发很大:画一个圆,在上面放上5个坚果,再连线,可以一个点接一点的连,也可以一个点隔一个连一个。画完了,再加一个坚果,还是平均分,再次连线。在连线的过程中感受单数和双数的区别,感受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区别,发现图形的神奇。
读完这本书,真是觉得数学太好玩了,一个趣味数学世界的大门向我打开了,如果我也在自己的课堂上与学生这样去学,这样去游戏,那学生该是多么新奇啊。看完这本书,全新的理念与感受充斥全身,有感动得想要落泪的欲望。我希望在我的教学中也要尝试让数学与游戏相遇,让数的音符跳起来,谱出收获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