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之序
“幸福在哪里 ,朋友哇告诉你 ,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温室里,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它在你辛勤工作里。”这首20世纪80年代老歌感激励了很多人,是很多人追求幸福动力。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是先从《孔子的精神境界》一讲开始读的,当读完最后一讲,再品读前面的序,心中更是感慨万千。写一本书的读后感,这样宏大的工程我自恃不敢尝试,还是从读序有感开始吧!“重复他人的话语,无异于鹦鹉学舌;经由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思想,才是生命的活水。”陶老师告诉我们,一个不会思考的人,即使读的书再多,也不过是前人文字和观点的堆积罢了。陶老师这句话让我感受到思考对一个老师来说是多么重要。我们不是有很多老师将名师优质教案搬到自己课堂却闹得尴尬不堪吗?我们不是也有很多老师至今还陷在多元理论的沼泽而难以抽身吗?这其中的原因我认为就是少了关键的一步,那就是思考。名师之所以是名师,是因为他们是在自己的实践基础上探索出的适合他自己的一条路,我们要想让自己的课堂精彩起来,照搬是万万不可的,借鉴也要慎重,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要充分分析自己的课堂,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生,找出属于自己的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