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三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1月教学随笔
发布日期:2021年01月14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徐文洁     来源:原创

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由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新教师通识教育培训。在认真倾听刘险峰老师和王奕老师的讲座并仔细研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之后,我收获颇丰,现将相关培训心得如下:

“学生的所有负面行为的背后都有积极意义”,刘险峰老师站在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结合《红楼梦》中人物的品质分析和教育案例,探讨了学生的品质塑造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听到这句话时,我不由得想到了我最初成为老师时遇到的一些调皮的孩子,他们的负面行为往往让我十分苦恼,但我却从来没想过这些行为背后包含着如此多积极的意义。在校常有武力行为的学生可能是希望自己能够被尊重;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也许是在寻找自主性;偷家长钱买东西与同学分享的孩子是因为渴望友谊和温暖...这一个个案例看似稀松平常,但若是解决不当,必然会破坏师生关系,不利于教育的进行。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改善学生的希望品质,刘险峰老师的一番话无疑为我们新教师解决日后的学生问题指明了方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可为什么不是学海无涯‘乐’作舟呢?”,刘险峰老师提出的疑问不禁让我陷入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把学习当作一门苦差事,为此,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学得吃力,教师教得也费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老师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将学习相较于游戏中的过关斩将,设计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适当释放学生的自主性,将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发挥于极致。

让班级生活充满绿意,局前街小学的王奕老师将班级比作一棵大树,而学生则是大树上的一片片绿叶,在班集体中获得成长和营养。通过“你会打呼噜吗”、“我是运动员”、“三块巧克力”和“红领巾在召唤”这四个暖心的案例,王老师分别从建立班级岗位,利用班级活动,建立评价机制和整合各类资源四方面阐述了如何打造良好的班级生活,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情在左,爱在右,走在教育之路,与孩子一起成长”,“爱始终弥漫在我和孩子之间”,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王奕老师对孩子们,对班集体的那一份关爱、友爱和热爱,由此可见,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这份爱必不可少。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位学生都有被老师关注,被老师重视的权利,或许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我也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学生,这更需要我像王奕老师一样,用爱发现爱,用爱培养爱、唤醒爱,带领孩子们在温馨的班集体中生活着、幸福着、成长着。

  此次通识培训给予了我许多启发和思考,来到新学校,我也一直在教学实践中反思自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仍然以饱满的姿态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积极学习,认真反思,努力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