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读了《尚简 务本 求真 有效——追寻本色语文的理想课堂》这篇文章。
文章谈到了在课程改革大潮的引导下,语文课程实施的大背景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学语文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类教法、学法层出不穷,大语文观、诗意语文、情智语文等新理念不断冲击,实现了小语教坛的“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然而,广大教师在这语文教学“大观园”中只茫然地穿梭于各类教学法并简单效仿,加上对课程理念的片面理解以及缺少实践后的反思,使语文课堂呈“畸形”发展。”并提出了如下观点:一是本色语文必须“尚简”——尊重母语本源。二是本色语文必须“务本”——凸显学科本色。三是本色语文必须“求真”——恪守儿童本位。四是本色语文必须“有效”——永葆实效本真。
小语文课究竟教什么?在日常教学中,我的做法是在备课过程中就自己不懂的知识点进行探索。其中一个环节就是课文中涉及的背景、风土人情、概念理解等,姑且统称为课外知识。我常常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开阔眼界、多长见识,于是,我在课前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百度了解所谓的课外知识。可许多次下来,我意识到这样其实是本末倒置的。虽然课堂上出示的课外知识确实以精彩的形式换得了学生的惊叹,成公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可实际确实雁过无痕,在学生的大脑中并未留下多么有价值的东西,反而占用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在钻研文本和教法之上。
读了这篇文章,我得到了启示。一些语文教学应该组织严谨,教学环节求简化。不要追求花样迭出,频繁更替,使学生应接不暇。其实,教师在课堂上要惜时如金,珍惜时间,就是珍惜学生的生命。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去掉非语文的东西,即使是语文的东西,也要突出重点。语文课也是要“洗”的,要努力让课堂洗练、利落,这样才能让孩子学得扎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