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参加了培育站的第13次活动,聆听了两位老师带来的成语故事教学和文言文教学,感谢四位老师提供的精彩课堂展示。印象最深的是遥观中心小学费颖怡老师执教的《囊萤夜读》。这个故事讲的是晋朝一个名叫车胤的人勤奋好学,利用萤火虫来照明读书的故事。故事浅显易懂,给人的教育意义却十分深刻:只要我们勤奋苦学,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日后才能有所成就。
文言文是“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淘洗而流传下来的”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费老师的课堂有两点最值得我学习:
一、反复诵读必有得
文言文的诵读要从读出文言文的声韵节奏着手。初读课文时, 费老师给学生提出学习要求: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正确、通顺,在难读的句子后面作记号,然后让学生一一汇报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再通过范读、听读、跟读、引读、自由练读、齐读等方式,使学生逐 步恰当处理长句的适当停顿。最后在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指导孩子们读得有声有色。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就应该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采取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味文中之情,读中想象文中之景,读中感悟文中之道,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学到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读写能力。
二、词语理解需得法
学好文言文,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词语是关键。本堂课,费老师重点讲授了借助注释、巧用扩词等方法,理解常用的文言词语。如《囊萤夜读》中的“囊”,请字典老师帮忙,是口袋的意思;但此意思带入文中,讲不通。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需要加一个表示动作的词语,那么变换成“用口袋装”, 就通顺了。如此既积累了四字成语,又在积累的基础上理解词语,一举两得。
在裴校和朱校的指导点拨下,我明白了要想教好文言文,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选择科学精致的教学策略, 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授学生以“渔”, 使其乐学、会学。同时在教学中,侧重于欣赏,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进行审美教育;侧重于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享受祖国古代汉语的神韵;侧重于感悟,能用自己的话对整体内容进行正确、清楚、连贯的表达,能由故事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能结合实际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