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五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29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邵琰     来源:原创

偶然间读到了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的《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它使我感到教育的真谛。从这本书的调查结果表明,没有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多数都是由于他人的一己之见看待了这些“学习上不行”的孩子。

  书中提到的两个“特殊”的孩子,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个被勒令退学的孩子——比利,因为他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却不遵守学校的规定,不会学习。另一个年仅六岁,原本就是个活泼好学的孩子,喜欢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唱歌、堆砖。她对上学充满了期待。可是,渐渐地,当她迷茫地听着老师复杂的讲解,眼睛时刻盯着冗长的课本;当她面对老师的提问手足无措露出困惑与失望的表情时,被大家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其实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孩子,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我不由得想到自己的学生,班级里有传统意义上的优等生,亦有那些问题学生、学困生。问题学生是我最头疼的对象,在书上乱涂乱画,把其他同学的作业给撕了,欺负同学欺骗老师,经常少做甚至不做作业。更过分的是在大家认真听课或者读书时,突然发出几声引人注目的怪叫,更有甚者五年级了还在课上滚来滚去,毫不顾忌老师在场……他们是教室里的“奇葩”。然而在这些不好的“记号”下,他们也会偶尔让我收获一些小感动:有时会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有时抢着来帮忙发作业本……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亮晶晶!

  看完《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本书后,我更加感受到了教师的言行、观念和教育引导的重要性。手指有长短,能力有大小,这样的观点为什么就不能用在孩子的身上呢?我们应该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一块玉,一块可雕之玉,对他们一视同仁,并且是偏爱于学困生和家庭不够幸福的孩子,因为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爱和耐心;并要坚信在爱的滋润下,“另类学生”终有一天都会成就自已成为社会可用之材。无论进步、落后,都不要让我们的学生经常生活在否定中。我们要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并挖掘出他们每一个的闪光点,让他们成为一颗颗自信的、独特闪光的金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