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五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观察物体》观后感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3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蒋文     来源:原创

2021311日,博小的王舒嘉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二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这节课的前期学习,课中练习与教材上的内容有些不同,从观察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毛绒玩具猴子展开,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对于学生来说,前面和后面观察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左边和右边的观察是这节课的难点,王老师充分利用微视频,指导学生观察物体的方法——平视和想象,抓住物体的关键特征。课中的练习更是一个亮点,形式多样,趣味性浓,孩子们在游戏中突破了教学难点,提升了空间想象能力。

课后,王老师结合这节课做了一个微讲座“立意空间观养育,让观察物体从平面走向立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变“看”为“画”,让学生主动刻画“画的关键特征”;教材上主要是让学生观察2幅图,观察的本质是看,这节课让看变为画,学生通过画出看到的样子,抓关键特征,画关键特征,在画中体会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形状。第二,变“散点描述”为“聚焦分析”,让学生主动突破认知难点;空间观念教学就是要让不懂的学生学会,首先,聚类分析,初步感受面的相对性,比如,前面和后面观察比较容易,所以前后聚类分析,左右观察是比较难辨析,通过对比找准关键特征,再者,聚焦难点,让学生主动辨析左右,用视频呈现左右两面的图片,并列呈现,去同存异,发现关键特征,突破教学难点。

第三,变“做题”为“想象”,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当学生观察正对着前面的小猴之后,随即转动方向来辨别不同方向所观察到的物体,引导学生从简单想起,明确想象也是观察物体的重要方法,立足对立面,明确可以从看到的样子去想象对面的样子,概况起来就是想象或推理。第四,变“简单观察”为“感知体面”,提升学生空间感。丰富观察素材价值,在观察练习中初步感知体和面的关系,以二维世界凸显三维空间,渗透体和面的关系。

每一节精品课的背后都隐藏着前沿的教学理论,王老师今天的经验分享让我们数学老师们收益颇多,回味无穷。培养学生空间想象,不仅要引导想象的方法,还要进行丰富的练习,这样争对性的指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