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2021.03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3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高扬     来源:原创

311日,我校组织数学教师聆听了博爱路小学王舒嘉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一课,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于是老师精心、巧妙设计,把适度教育理念融合到课堂之中,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以活动课的形式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想法:

 

一、以活动形式开展教学

 

对于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老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整节课讲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分别坐在四个不同的位置,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模式,小朋友们很有兴趣,一个个热情高涨,老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了一只小猴,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在观察老师设计了很多活动,如:小组观察交流汇报,换位观察,按位置找照片,观察自己所带物品,整节课虽然是以活动课的形式开展,但是老师的课堂活而不乱,学生很有秩序,这也是我佩服并且需要学习的一点

 

二、把适度教育融入到课堂中

 

对于学生来说,前面和后面观察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左边和右边的观察是这节课的难点,王老师充分利用微视频,指导学生观察物体的方法——平视和想象,抓住物体的关键特征。课中的练习更是一个亮点,形式多样,趣味性浓,孩子们在游戏中突破了教学难点,提升了空间想象能力。

 

课后,王老师结合这节课做了一个微讲座《立意空间观养育,让观察物体从平面走向立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变“看”为“画”,让学生主动刻画“画的关键特征”;变“散点描述”为“聚焦分析”,让学生主动突破认知难点;变“做题”为“想象”,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变“简单观察”为“感知体面”,提升学生空间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