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全人教育》有感
粗略读了汤国忠先生的《全人教育-让生命在尊重中发展》,书中认为全人教育有十大原则,分别是:为人类的发展而教,将学习者视为独立的“个体”,承认经验在学习中的关键角色,强调“整全”的教育,重视教学者的新角色,尊重个体选择的自由,教养学生成为一个能够参与的民主社会公民等。其中我最有感触的就是“教养学生成为一个能够参与的民主社会公民”。
对于学生来说,如今的班级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要想能在今后的大社会中成为民主社会公民,那现在就需要能够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对于班级中的小干部、小组长来说,他们每天都参与到班级事务中,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们是最容易产生归属感的一群人。但班级其他的大多数人呢?他们就和我们社会中最普通最基层的社会公民一样,默默地守着自己的世界,或许会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参与到班级中来。不过,后来,我的想法改变了。
我们班有一名特殊学生,他身体不好,很容易发热,所以有时会请假在家。只要他一请假,我们班级就好像少了什么。走进教室,咦?黑板没有擦!咦?上体育课班级的等没有关······旁边的老师听说后,就说:他是我们班的一颗“螺丝钉”,在班级中默默地发光发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些小朋友是班级的“卫生小卫士”,有些孩子是后进生的“小老师”······我觉得他们都参与到班级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去了,这是我觉得比成绩好更珍贵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