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四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教育原来如此美好》读后感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06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蒋珍     来源:原创

已经记不得是怎样的到《教育原来如此美好》这本书的,拿出书后还是习惯性的先阅读了目录然后进入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教育的最优化与学习的最优化。因为这部分有我最想感受的《爱,是教育的底色》;有我最想了解的《转变困难学生》;还有很多的案列……

打开到书本的75页,就被作者的教育箴言打动了:爱是教育的生命底色,要爱每一个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存在,这就是教育的美好。被这些饱含深情和富有睿智的语句所打动,我把自己深深融入书本中。

一、      教育的美好在于让爱的力量陪伴和感染孩子

用爱和智慧陪伴,温柔孩子们的时光,感受生命的馈赠,此为教育的美好。美国诗人惠特曼曾说过:“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他的一部分……”我希望孩子能看到爱,且带着爱,成为一个有爱的人。教育是立人的事业,在和谐有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若能体会到友善、关爱,同时受到理解、尊重,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这何尝不是教育的美好!

二、      教育的美好在于见证学生的成长变化

教育的美好,像一束光,冲出阴霾,照亮内心,指引前行的方向。上一届学生虽已毕业,但每每想起孩子们在人生的低谷处来寻求我的帮助,作为他的老师我诚惶诚恐,也战战兢兢,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因此,我告诫自己,教育中的师生互动,是人文的过程,是感情交流的过程,更是引导学生成长的过程,自己一定要谨言慎行,用爱和智慧来面对学生,不能伤害学生向善和向上的心。

三、      教育的美好在于收获调皮学生的认可与信任

让信任和关怀支撑起希望的世界,用真诚和宽容赢得学生的理解和接纳,此为教育的美好。

包祥老师在《爱是教育的生命底色》一文中也说到“老师的宽容给了学生改变的机会。老师的宽容是责任,是自信,是人格。老师以海内百川的胸怀去感化学生,暗示学生,诱导学生,影响学生,给学生反思的机会,自我选择的空间,自我进步的主动权。学生改变后,改变进步后的学生把老师不离不弃的教育比喻成太阳的恩泽。”的确,碰见学生犯错,不是一味的指责和惩罚,选择有智慧地宽容的面对,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的苦心,当他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愿意改变证明给老师看时,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同时也在告诉老师,他认可了你的做法!

四、      教育的美好在于引领孩子做勇敢的追梦人

帮助孩子架起实现梦的桥梁,让孩子的梦扬帆、起航,此为教育的美好。

    包祥老师在书中提到“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们的成长资源,包括健康的身体、好奇心、求知欲、自主性、自尊、自信和探索精神--孩子们持续发展的资本。”梦想,便是促进孩子持续发展的阶梯,它像一粒小小的种子,作为老师,要给每一粒种子充足的阳光和雨露,让每个孩子心中的梦想都萌芽、开花。

作者在书中写到:“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存在,每一个学生都是珍贵的存在,老师们要珍惜啊。”这一席话,不能不说是包祥老师的一番肺腑之言,面对学生,老师的一次鼓励和宽容甚至能改变学生的命运,教师自身若能形成健康、厚重、有生命力、有爱心的素养,于学生而言是莫大的福音。为人师者,对于学生的尊重、热情、信赖、理解和呵护,可以温暖他们很多年,或许还可以照亮他们的人生之路。真正幸福的教育应该是牢记每一个孩子都是珍贵的存在,不放弃任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读懂每一个孩子的脸庞,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房,教育的背后是对“人”的情感理解和尊重,这才是美好的教育,才是生命力长久的教育。未来可期,希冀自己满载一船爱,向那教育更深处前行!从此美好如约而至,幸福熙熙攘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