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四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3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07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吴云贤     来源:原创

                 3月读书笔记

“核心问题”的提出,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而言的,是指在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理解的问题。一言蔽之,就是能对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探究、问题解决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整合教学内容,整合课堂提问,以“核心问题”方式来改革课堂教学。

读了对核心问题的有关理解,我觉得如何来找核心问题,如何抓住核心问题进行教学,是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每一堂课而言,我们所教学的内容是相对独立的,但把它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看,必然是前后关联螺旋上升的。如果我们老师能准确把握知识结构和其内部关联性,并据此统领教学,设计出统帅该节课关键和重点的核心问题,那么学生就能合理地构建知识结构,轻松地把握知识脉络,并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所谓,根据教材内容逻辑结构的特点设计核心问题,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既起到统帅该课的关键内容和重点内容的作用,又能便于与该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相关内容之间比较,巧妙激活思维。当然,抓住方法结构,在迁移处设计核心问题,对老师而言,也有助于改变习惯了的点状思维和割裂式思维方式,形成一种强调方法和活动之间的内在迁移的“类方法”思维方式。就学生而言,能够给予其思维的挑战,培养其整体视野下观照数学学习内容的认知能力,促进其结构化地规划思维方式,类比式的迁移学习能力。难得的是,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结构,在难点处设计问题,那课堂教学的支点在哪里?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我们的数学课堂能真正抓住重难点开展教学,必定能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所以运用于某节课的核心问题必须统帅该节课原有的关键内容和重难点内容,与该节教科书中呈现的各种学科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如此,核心问题还应“瞻前顾后”,既能与已学知识间挂起钩来,又能向后拓展延伸,便于学生建立起合理而富有张力的知识结构。此外,核心问题更多体现在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会学习的实践活动上。它冲击了传统的以知识为教学思维起点的惯性,将其改变为以核心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为教学思维的起点,使学生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伴随着自己的体验展开,使学生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在活动中发生相互作用且相互融合,使学生有更为自主的学习活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