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一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四月教师随笔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25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石玲     来源:原创

万紫千红总是春

------记家访有感

随着现代化通讯工具的普及,“家访”在许多教师的意识中逐渐淡漠。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本学期我们积极开展了“千家万户”大家访活动,让久居校园的老师们真实地深入学生家庭,与孩子家长面对面,促膝长谈,对孩子的成长有了全面的了解。

我家访的班级是一(2)班,接手现在这个班级已有大半年了,对于班里孩子的情况也从当时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比较熟悉。为了更深入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从开学开始,我就采用诸如电话、QQ和预约来校等形式的家访。这次的大家访活动真正与众不同,在短时间内就走进了不同的家庭、接触了不同的家长、了解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熟悉了不同孩子的成长过程。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一度为孩子的优秀而兴奋,一度为家长的迷茫而担忧,至今孩子们喜怒哀乐的画面现在还依稀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不断摸索着,如何才能和孩子对准“音调”。

一、家访小故事

(一)你可安分守己,我来催你成长

xx的家在小区,那个小区环境优雅,房子漂亮。他的爸爸妈妈都是知书达理之人,家庭条件优越、家庭气氛和睦。而朱xx本人学习自觉,在学校遵守纪律,待人宽容,从不和同学闹矛盾,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他的学习成绩很优秀,可是在班里一直是个默默无闻的孩子,别人打他了、拿他东西了,他都把泪含在肚子里。因此他懦弱的性格导致他学习上缺乏足够的表现欲,他说话做事谨小慎微缺少男孩子的阳刚之气。今天到他家一看,我有些明白了,朱同学是被关起来圈养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严重被影响。

 我跟她妈妈说出了想法,她很认同但也无奈:家长都忙于工作。我们一起商讨对策,最后达成共识:放手、找朋友,加压、多表现。在家里多给他提供自己动手的机会,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做;帮他找小区或学校的同学做朋友,在放学后或假期中一起学习玩乐。同时家长每天要让他分享身边的事情;若碰到学校有什么活动,家长联系老师鼓励其多参与表现。

希望这次家访,能成为朱xx的一个转折点。这个聪明的孩子能逐渐变得成熟、上进、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你是独一无二,我要用心教育

xx的家在菜市场旁边,房子给我的感觉是有一定年数了。爸爸妈妈都是外地人在苏州,没有老人照顾,妈妈就做起了家庭主妇。平时他们全家的人际关系圈比较单纯,除了夫妻的朋友,基本没有什么。所以孩子的性格也是乖巧温顺的。

因为孟xx也是属于那种成绩好,不善言语的孩子,我就提出了多交流、多表现的要求。可是孩子妈妈把我否决了,她告诉我他们夫妻都比较内向,孩子的基因也有这方面的因素;另外孩子小时候晚开口,别的孩子都能说成句的话了,他还不会说;别的孩子都能讲述幼儿园发生事儿的时候,他还是不会转述。所以她会鼓励孩子去做一些事情,但更会遵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她愿意陪着蜗牛慢慢爬,只要有一点进步对她来说就是一种满足;她相信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成熟。

xx的妈妈温文尔雅,在听她娓娓道出孩子的成长过程时,给我更多的是感动: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些敏感的细微的情节只有细心的家长才能发掘;而若干年后,这么静如处子的孩子也会有一番艳阳天!对于我们小学教师,我想教育更多需要的不是才华,而是细心细心更细心,用心去做!

(三)你似鹤立鸡群,我来画圈收你

x是我从开学到现在联系家长最频繁的学生之一。他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喜欢阅读,很多时候都是看书太“认真”而不认真上课。他天真善良,总有十万个为什么?有时候,我想如果这个孩子不是在普通教育中,而是到美国的私人教育中,定会是与众不同的。可是现实就是这样:生活能力弱、学习习惯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认真。他被批评教育的时候非常懂事,如逢甘霖;可是后一秒又管不住自己,暴跳如雷。正因为这样,他没少受同学的鄙夷,没少挨父亲的棍棒。他的父母都是称职的家长,一直以来他们为孩子的付出我看在眼里。张妈妈常常无奈他的反常举动,最近又添了二胎,心神不宁,常伴有半夜噩梦惊醒的状态。

这次我和张妈妈聊了两个多小时。他妈妈感叹孩子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日渐成熟,给她希望;怎么会到小学了一落千丈,给她压力?我突然被当头一棒:我们的教育是要母鸡孵小鸡似的圈养教育还是要开放式的散养教育?我想顺应素质教育的潮流,后者,答案是肯定的。可是我们教育者有没有用心想一想:不一样的孩子索要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就像前面提到的朱xx,他们需要的是散养;散养中再辅以不同性质的人为干预。而张x就应该是圈养,在圈养中培养他的生活学习的习惯,然后家长和老师陪着他慢慢成长。其实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需要圈养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当然我指的圈养也是局限在小学低年级,中高年级之后更多的还应该是放手散养。

二、家访小感悟

接触不同的孩子家庭,感受不同氛围的家庭、见识不同形式的家庭教育.....我的感受千丝万缕。

第一、促进家校联系。家访为师生携手培育孩子成长提供了最直接的机会,因为它让老师了解了孩子的家庭表现,让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在校行为。频繁的联系会促使孩子变得更好。

第二、增进家校感情。家访以孩子为链,让老师深入孩子家庭,了解孩子的个性、探知家长的想法,与家长、孩子面对面交流,增进了老师和家长的感情。有了感情的事情做起来会事半功倍。

第三、用心做好教育。家访打开了家长的心扉,让教师明白: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几十分之一,不起眼;而在家长心目中却是百分之一百,家长无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明天。记住:“一个也不能放弃。”

第四、关注孩子习惯。家访的重点是通过沟通一起寻找孩子的成长策略,帮助其快乐成长。而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是孩子受益一生的。因此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并引导家长有意识地培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