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4月教学随笔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06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朱瑾     来源:原创

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现在的联系方式有很多,比如:电话qq微信等各种方式。为什么要家访呢?

家访,对以前的我而言,是有些陌生的。学生时代的我,应该是所有老师眼中的“乖乖女”,不让老师烦心,更是老师的小帮手,成绩也一直稳定。因此,我和我的父母没有接待过老师的来访,甚至是电话。有时,听到有同学谈论老师来自己家中,那隐隐露出的优越感让明知那是老师“不得已之举”的我甚是羡慕。而这更是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磨灭的缺憾之一。这次,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旅更是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的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其中的感觉和效果是不一样。

利用休息时间,我来到了班级杰琰的家里,感受颇深。这次家访之旅让我们两位任课教师真的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同时家长们的热情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教师的自豪。

的家长对于我们两位老师的到来非常兴奋,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我主要和该生家长讲述孩子在校的表现,了解家长的需求。家长反映,感谢老师们对孩子的指导与关心爱护,希望老师能多多指导孩子的学习,因为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平时感到很焦急。在反复的沟通交流中,我们的距离拉近了,这是平时电话交流远远不能达到的。

另一位家长,更像是我们的朋友,天然地对老师有亲近感,跟我们探讨班级中其他孩子的一些情况,对我们的班级教学有了很大的帮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础上,而家庭教育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因此,与家长沟通、寻求家长的帮助对老师来说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件,也不是我以前认为的一种“不得已之举”。

同时,本次家访人选的选择也颠覆了我之前的想法。杰是传统意义上的学困生,因此是家访的不二人选,也是很多老师会选择的家访对象。然而,琰却是平时意义上算是优秀的孩子。家长听到老师的到来,原本以为是孩子最近出现了学习上的困难,或是犯了较大的错误,内心是很担忧的。经过面对面的交流,琰的妈妈才定下心来,敞开心扉和我们交流。因此,这更让我坚定今后在家访对象的选择上多思多想,面也要更广。

家访,让我和孩子家长的心越靠越近,越来越紧,是让家长和孩子在特定的生活圈子里真心交流和沟通。家访工作也要少“报忧”,多“报喜”,可以为班级学生的转变提供更良好的环境。一个成功的家访可以使老师和家庭的教育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