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是苏教版数学课本第二册第59、60页的内容。学生在本节课通过具体操作和合情推理,探索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即两数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及能用学到的本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的探究出结果,我在例题教学前增加了一个准备环节:比较红花片与蓝花片哪个多,多几个,向学生渗透一一对应这一思想。接下来进行例题的教学,学生通过主动观察比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讨论,然后各抒己见,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通过归纳,初步统一认识:求两数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
在想想做做中侧重于为什么用减法这个问题。强调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和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的含义是一样的,即男生和女生相差多少,思考时可以由此及彼也可以由彼及此。
纵观全课,基本上做到了“帮”——“扶”——“放”的过程,使学生能较顺利的完成此课的学习任务。
在教学的过程中,任有几处不尽人意:
一是有一些学生对图文并茂的这样信息显示方式不是能够一下子弄得很清楚,书上的图文题是在课堂上由学生大家一起来读题理解的,有些同学是在几个读题,甚至集体读题的情况下理解题意的,但在练习中就很快的将这一缺点暴露了出来,这些孩子看不懂题,找不到相关条件,叫他如何解题。我要求在课堂上把几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都起来读题,一道题可以请几个小朋友起来读,通过用“谁可以比他说得更棒?”“谁也来试试?”等形式来激发孩子的兴趣,还要提倡群读,在日常训练中逐步培养他们的读题能力。
二是在例题教学借助图形给学生讲解题意时,红花片被分成了两部分,这里老师进行了重点讲解,也请学生反复的说了,最后老师应该进行相应的小结,用虚线标注出来两部分,这样学生就会一目了然。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深地去研究教材、把握教材,尽可能多的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