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式与方程》听课反思
是云华
《式与方程》复习课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的内容。复习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式与方程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回忆用字母表示过什么;会解学过的简易方程;并能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从中体会方程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一、突出复习的整体结构
复习中采用树型图的方式,突出复习内容的整体结构。这个整体结构不但呈现了复习的全部内容,还沟通了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使复习的内容系统化。树型图还反映了知识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为后面的分块复习提供了线索,学生按照这样的线索进行复习,把每块复习的知识装入树型图的知识系统中,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掌握水平。
二、突出学生在整理知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复习中采用了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整理知识的方式,突出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虽然不能完整地整理所学知识,但可以对某部分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通过这种整理知识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的基础上,教师再综合学生整理的知识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复习内容,这样突出学生在整理知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复习效果。
三、突出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在复习方程这一知识时,张老师把什么叫方程、什么叫等式、等式的性质、方程与等式之间的联系、如何判断一个式子是方程还是等式以及解方程的方法,安排到一起复习。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对简易方程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通过一环扣一环的复习沟通了这些内容的相互联系。
四、注重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课堂中每一个复习环节都安排有适量的习题,每解决一个习题之前都由学生先解答在练习纸上,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在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突出等量关系的复习,让学生知道要列出方程的关键就在于先找出题目中包含的等量关系。
课后张老师思索着还有做得不足的地方,学生动手做题的机会比较多,从而使得口头表达的机会相对少了些,课堂的气氛不够活跃。还有在时间的分配上不是很合理。因为式与方程的复习,重点在于后者,张老师在复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这一环节上用的时间可以少些,留更多的时间在方程上,特别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多加一至两个富有趣味性的题目,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