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少一个
蒋珍
头脑中教师的形象是源于很多年前的一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当初的理解是不能少任何一个孩子。电影里的老师也是我这么多年的人生标杆,我觉得我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不管那个孩子的理解能力有多弱,不管那个孩子的记忆能力有多差,我都不能放弃他。所以像上一届的小丁同学,像这一届的小芮,小陆,小丁等等我都会尽我的所有力量去给他们辅导补习。但最近对不能少一个有了不同的思考。
家访的考虑:班级中不能少一个领头羊
通过近一年时间与四(8)班44个孩子相处,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班也有很多优秀的孩子但给人整体的感觉却不是很好。这里面是有部分后进生的扯后腿但更关键的是在这个班集体中没有一个真正的“领头羊”。我觉得如果把一个班级比作艘船,那么,班主任就是“船长”,而班干部则是船 上的“水手”。“船长”的作用是把握好船的航向,而船的航行则要依靠“水手”的努力,起到带头作用。所以,班主任首先要从班级中物色出几名出色的“水手”,作为自已开展班级工作的左膀右臂。所以我决定通过这次家访机会为我班培养出一个真正的“领头羊”。
家访中的感受:孩子不能少一个自我
徐子航就是我为我班物色的领头羊人物,这个孩子各方面都很不错就是一个“小毛病”:特别爱讲话。到孩子家里以后,我把孩子在校的情况和孩子的妈妈说了一下并了解了孩子在家的情况。当我一说孩子的小毛病时,家长马上就告诉我这是一个“慢性病”了,因为以前的班主任老师也和她们反应过这个问题为此家里也有一些小措施:每天读“不能随便讲话”3遍后才能上学。但很显然这个小措施对孩子来说见效甚微。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在外面再如何使力如果孩子的自主意识,可能外界所有的力都是无用的。
家访后的认知:班主任工作不能少一颗真心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有 “真心、爱心、耐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要用真诚的爱去感化学生、温暖学生,用爱心浇灌,静待花开。耐心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前提。把责任和爱融合,用真心感化学生,让真心、爱心、耐心,为学生撑起一片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