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孩子与学校》有感
蒋秋兰
近期阅读了《孩子与学校》,这是一本表面通俗、内涵深刻的作品。值得想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成长的家长和教师一读。
下面对书中“防人之害”这一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养不教,父之过。”早在三字经里面就有这一观点,但现在有不少年轻家长期待孩子自然成长而对孩子自由放任,甚至还认为这是让孩子自由快乐成长的新思想。事实上这多数情况下是父母为了回避作为父母的责任而找借口。主要原因是有一些年轻家长自己都还只知道享乐玩耍,家庭的一切由自己的父母担着,因此他们自己也缺乏家庭责任心,孩子的管理教育也扔给自己的父母。而隔代教育呢又存在以下普遍现象:
1、认为只要无限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就是爱孩子,其实这是一种无知的爱。孩子对爱的需要不仅是 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生活中,有的家长只注意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品,却忽视了对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许多书籍或买了电脑,却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去读书或正确地使用电脑,也不明白对孩子的精神鼓励、赞扬、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持都是爱,然而,这种精神上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更加重要。
2、过分保护孩子,为孩子做了许多本应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这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降低了他们的自立精神与自信心。这种爱限制了孩子的自我发展,对孩子将来独立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希望年轻家长们不要以尊重“孩子的自由”为借口,忽略教育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