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常州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党史学习教育网络知识竞赛。为了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我仔细研读《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书籍,观看了《复兴之路》《邓小平》《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等纪录片,欣赏了《开国大典》《横空出世》《开天辟地》等影像作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感悟,我对中共党史有了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愈发的深刻,在网络知识竞赛中也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网络知识竞赛后,学校又推选我以团员的身份,参加由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组织开展的“学党史国史,坚初心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先锋挑战赛。先锋挑战赛通过书面闭卷方式进行,要求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答卷,这对我的党史知识积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助书本和影像资料多方面学习党史的同时,我更是充分利用手头的《中共党史知识竞赛1500题》,边学边练,学以致用,鲜活的党史知识就这样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中。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党史记录了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克服不同风险挑战、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经过,是党的智慧、经验与教训的总汇,是一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厚重史书。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是我的职责。如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也能感悟到党的伟大,这是我时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在教学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我在聚焦课堂的同时,更把红色教育延伸到了课堂之外,我给学生推荐了《周总理的睡衣》《一夜的工作》《周总理,您在哪里》等书籍,并组织学生在班会课做交流、谈感悟。学生的感触略显稚嫩,但可以感受到的是,他们心中的那份星星之火已经被点燃了。教学《延安,我把你追寻》时,为了让学生能深刻感悟延安精神,我推荐他们阅读《延安的故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甘共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乐观的延安精神便也深深地根植于他们的心中。教学《黄继光》时,我给他们补充了不少革命烈士的光辉事例,深受感动的同时,红色的种子必定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我想,这便是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