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到2021年,党史百年,波澜壮阔。从中国共产党建立投身大革命洪流到掀起土地革命风暴,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再到全民族抗日到直至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我读过许许多多的革命先辈短暂而壮烈的一生,为他们在峥嵘岁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振奋不已,也为他们“去是少年时,归来英烈身”的悲壮结局扼腕叹息。
我钦佩陈延年、陈乔年热血青春、蓬勃激荡的年华,钦佩兄弟两个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胆魄,赴法勤工俭学、选择共产主义理想、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回国参加革命、建立海陆军铁甲车队革命武装、领导发动震惊中外长达16个月的省港大罢工,最后在白色恐怖中英勇牺牲,那时他们一个29岁,一个26岁。觉醒年代里,他们用生命撕破民国的黑暗,实现共产主义成为他们永远的浪漫。
从书生到政治领袖,瞿秋白同志,这位24岁时把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带到中国,在上海大学开先河设社会学系宣传辨证唯物法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毕生在政治、文艺创作领域著述译作达500万字的政治家、文学家、宣传家,他是对革命事业极其真实磊落,无私无畏和极富自我批评精神的,大学时我就学过《多余的话》,如今来读来却有完全不同的心境和感受。
21岁的杰出共产主义女战士、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袖向警予在家乡创办女子学堂,先后创办45所女工夜校,让劳动女工有觉悟、有思想;她推动女工运动,在五卅运动中是有力的组织者、领导者之一;33岁那年被国民党桂系军阀迫害,她高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敌人向她的嘴里塞石头、用皮带勒住她的双颊,这是怎样的一种凛然正气,才能支撑着她如此坚韧得不屈,得无畏得面对黑暗恶与死亡。
所以关于党史学习,我到底学到了什么?不禁自问。19岁时我有信仰吗?24岁,我是否还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迷惘?27岁的我,是否有为改变未满的状态努力过吗?如今年近三十,对眼下的教学工作是否依然保有激情,是否已经在生活和生存的道路上被磨平棱角,是否还认得最初踏进社会时那个浑身充满了傻劲的自己?对照书籍里、银幕上的革命年代时与我年纪相近甚至更年轻的英雄勇士,我的思想上、工作上似乎都有了某种意义上的映照和指引。
学党史,读伟人,当下享受着前人披荆斩棘带来幸福的我,到底学到了什么?党史的学习,给自己过去尚显颓唐的工作状态、生活状态带来了一种震动,或者可以说成是改变和救赎。这就是党史学习给我的答案吧。当我在教学生活中,亲眼看到孩子们为了完成自己的小目标而奋起直追,努力拼搏的样子;上课时分那一张张渴望知识的小脸,为了求得正确答案而一次次不断尝试,最终捧起了那份属于他们的成绩而喜悦和骄傲之时,我心中也扬起了自豪之感。想起刚做老师的时候,我常常会因为学生的一些小问题而生气,因为班级成绩不佳而感到失落,甚至对自己产生怀疑,现在想起来,这点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没有理想信念的年轻人,容易迷失和放弃,难以走完深厚坚实的一生,有了方向,就有了动力,有了光和热,道阻且长,慢慢走,才能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