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多声部节奏练习和唱准音高来进行合唱训练
三年级中多声部的训练主要以节奏为主,而节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因素,节奏感的培养最为重要。(中国音乐学院张肖虎教授提出)因此,在三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动脑,多设计节奏练习,在节奏练习中,培养学生二声部的配合感。例如:在三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快乐小队中,本单元的歌曲均具有进行曲的节奏风格,节奏鲜明,根据书上所出示的大小鼓的节奏,可让学生在歌曲学习过程中,利用大小鼓的节奏,为歌曲伴奏。伴奏的形式可以分成:听老师弹钢琴,学生用大小鼓节奏伴奏;学会歌曲后,部分学生唱,部分学生为歌曲伴奏;学生自己唱,自己用节奏为歌曲伴奏。这几个方式有一个由易到难的发展过程,在训练中,学生可以通过听觉感受二声部的配合,慢慢强化到个人进行多声部配合表演,即唱歌加伴奏。第七单元都市变奏中,更可以通过“霓虹灯”这一节奏练习,强化学生的节奏感,培养互相配合的能力。
唱谱是确定音准的最好方法。与发声练习一样,唱谱教学自从新课改的来临,已经变成了被压迫阶级,不敢在音乐课堂中露面。其实,唱谱教学是最帮助学生把握好音准的学习方法。三年级正巧是音乐课学习音符的时段,在这一时段,学生是学习歌谱,建立音高概念的最好时机。在歌曲教学中,学会歌曲后,可以通过听唱模唱;看老师柯尔文手势唱谱;划旋律线唱谱;看谱试唱等方式进行歌谱唱歌训练。长时间这样的训练后,学生能够建立基本的音高概念,帮助学生在二声部唱歌中掌握各声部音高走向,更好的学习二声部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