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墨戏剧》
被别具一格在装帧设计所吸引,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入门指引书。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读完此书,可以渐入门道。角”是“角”,“色”是“色”,“人物是“人物”,实不宜混淆的。人们对事物往往首先注意的是个别的现象,赏春往往看到的只是某些艳花,看戏往往只欣赏个别演员的技艺,社会时尚往往是对某些个个别演员的赞扬,如“四大须生”………………然而。“脚色”是“脚色,“行当”是“行当”,“脚色制”是“脚色制”。包括戏剧界人士,包括演员、名演员自己,如果只醉心于“名角”“明星”,殊不知“脚色”“脚色制”为何物,这,就好比赏花而不知木,逐末而失本了。老先生简洁的文字风格、清晰的逻辑思维,为我们一层层剖解了传统戏剧的一轴三线,从点破到虚假,再到团圆,与起源于西方的话剧截然不同,所有的重心始于观众是戏剧的上帝,一切的出发点都是观众的喜好,特别是“鄙俚之俗情”。戏剧产生于民间,必取好于民间,朴实、生动,承载着几千年来历史的厚重和人民热切而简单的盼望——分久必合,合久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