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写作》
张亚峰
论文写作一直是一线教师头疼的问题,也一直是我的短板,工作十余年,论文也写了不少,但是高质量的论文总是写不出。看了不少的关于论文写作的书,也听了不少讲座但大多数只是在讲理论,似乎让人摸不着头脑,暑假下发的这本颜莹老师的《教育写作》——教师教育生活的专业表达,真的是一本既好看又实用的书。说他好看是因为看了你会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实用是指它书中的诸多叙事、案例、论文让人看了很受启发,颇受鼓舞。让你明白这么多年来你为什么不会写作,不想写作的“症结”在哪里,并给指出方法指明道路,让你觉得写作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相信很多老师和我一样,觉得自己的论文写出来不像学术研究者那样“高大上”,总是像在写日记,写散文,缺少理论支撑。颜莹老师说:“理论工作者与教师生活在各自不同的意义世界,并以其不同的意义世界感知、理解、思考、建构和言说着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理论工作者与教师在写作目的、写作方法、思维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教师写作的“层次不高”。,教师的专业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
我个人喜欢记录一些课堂中比较有感触的地方,所以写的论文基本上是围绕怎样上好课、上课的得失等方面来写的,读了书中“教师写作的困境与突围”一节,我觉得很有共鸣,也豁然开朗,她指出:“教育写作的实质是教育问题的发现、剖析和解决,根本目的是一种经验的分享和传播”,通过写作应该表达出:自己发现或想解决的教育问题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自己是怎么想的?在实践中是怎么解决的?解决的方法有效吗?原因是什么?只有当教师能够准确地归纳出问题,说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文章才能对他人有启发,产生真正的社会意义。
自己的写作缺少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论支撑,所以读起来就只是像随笔,这是我论文写作中的一个大问题,我会继续三遍五遍地来读这本教育写作的书,弄懂读透,尝试照着书中的方法去实践,相信终有一天我也能写出令自己满意的专业性更强的属于教师独特风格的论文。
相信很多老师和我一样,觉得自己的论文写出来不像学术研究者那样“高大上”,总是像在写日记,写散文,缺少理论支撑。颜莹老师说:“理论工作者与教师生活在各自不同的意义世界,并以其不同的意义世界感知、理解、思考、建构和言说着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理论工作者与教师在写作目的、写作方法、思维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教师写作的“层次不高”。教师的专业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
我会继续读这本教育写作的书,弄懂读透,尝试照着书中的方法去实践,相信终有一天我也能写出令自己满意的专业性更强的属于教师独特风格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