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四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让雨露滋润每个孩子
发布日期:2021年10月13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朱君     来源:原创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在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情绪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对他们的影响最大。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好榜样,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做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孩子们做到的,首先班主任带头去做到,要求孩子们讲文明礼貌,自己首先要做到礼貌对待每一个学生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自己就要和同学一起参加劳动。嘴上的说教远远比不上老师的一个细微的动作,比如说,班主任老师总是教育孩子们要搞好卫生,看到垃圾要主动捡起,多次说教的效果不如班主任老师以身示范,主动捡起,学生看多了也会学着,时间长了,好的习惯便养成了。 
   
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优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通常“优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常使老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处理偏颇,则会助长"优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对他们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教育的现实生活中看,教师对孩子们怀有赤诚之心,孩子们经过亲身观察和体验,真正看出了老师对自己真诚的爱护,就会敞开心扉,乐意听从老师的教诲,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孩子,用真诚的爱滋润每一位孩子的心,使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成绩相对落后的孩子内心是自卑的,其实更需要老师的关心与公平对待。小学阶段的学生内心较为脆弱,因此教师在实施激励策略时,一定要公开、公平、合理,不能让学生感到任何的不公平待遇,对于奖励和惩罚的同等学生,一定要公平对待,绝对不能采取特殊或者优待处理的方式,这样会使学生出现不良心理,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逐渐下降。

    老师应如母亲不会因为孩子的美丑存在偏袒和私心一样,虽然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对待“后进生”,应该让学生看到自己点滴的进步,体验进步成长的快乐,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决不能因为一点过失而让孩子在指责声中自卑地抬不起头来。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待“优生”犯了错误时,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该处理的也一定要秉公处理,不要滋生他们“犯了错误也没事的心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只有奖惩得当,才能在班级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学生犯了错,教师常严厉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并陈之以利害、晓之以利弊,希望学生明白错误对其自身的危害性,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味地指责让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距离,他在被动中听,但未必主动地从心理上接纳。和孩子们谈话,谈话式多以“我们来谈谈……”,“你能把今天的情况说一说吗……”,“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等语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平等对话,消除对立情绪,这时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在心理上相互接近以至融洽,就成了联手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同盟,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交流中认识错误,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尊重和信任,从而产生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形象的信心和决心。谈话起到了批评的作用,收到可能较批评更好的效果。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离不开全班同学,也离不开少先队中队委、小队委、科代表、小组长的模范作用。他们的模范作用如何,他们对班级管理的成效如何至关重要。在选举这些干部时,我坚持做到:不论“优生”、“差生”人人参与竞选,力求把大家信赖的好同学推选出来,使他们一开始就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发动有一技之长的同学多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以带动其他同学积极投入,增强大家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在管理班级工作中,为了公平公正起见,调动每个孩子身为班级一员的积极主动性,我让每个孩子每天轮流着当班长,当我第一次说出口的时候,我看到了很多孩子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要不是这样,可能他们不会有当班长,管理班级的机会,不论优生差生,他们都是班级的主体,在体验班级管理的同时,也让他们增强了自身的约束力,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班主任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去摸索、去探讨。我想,只要怀着一颗爱心,一种责任感,正确对待班级管理中的“优生”和“差生”就一定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