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心得体会
任艳芳
“双减”政策怎么样落实到实处,如何切实地 “减负增效”呢?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觉得语文作业的设计和完成、评价都非常重要。
第一, 我觉得语文课堂也应该精讲多练,提高语文课的效率。我们可以在课堂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把语文的习字册和练习册的完成也融入语文教学中。比如,教学《猎人海力布》的时候,课后习题第二题“试着以海力布的口吻,讲一讲海里布劝说乡亲们赶紧搬家的部分”,我们可以在课上让学生转换人称来说一说,然后进行一次小练笔。比如《牛郎织女》小练中需要概括小标题,我们在课堂上就可以解决。这样就提高了效率,压缩了学生做作业的时间。
第二,因材施教,设计灵活的课后作业。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我们要把学生的这种独特性和差异性当成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所以,语文作业的布置就需要有层次性、差异性,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通常,在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时,我会根据作业难度,将语文作业分为基础类、发展类、创造类三级作业。基础的相对比较容易,在关心弱势学生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巩固学习的保障;发展性作业略有坡度,给中等学生思考的空间;创造性作业比较难,引领优秀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比如,教学民间故事的时候,对于一般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们积累一些民间故事。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创编民间故事,甚至做编辑,导演,来演一演民间故事。
第三,语文作业的设计应着眼于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的学科共通能力,使学生在多学科的融合交叉教学中,建立各学科知识、能力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整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整体发展。学完《牛郎织女》一文后,我设计了小组分工合作将课本故事改编为连环画的作业,然后我再联动美术老师在班上就连环画的设计要领给孩子们做了专业指导。在完成这样一份作业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语言概括能力、沟通能力、绘画能力、鉴赏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必然会得到有效的锻炼。
第四,作业的评价可以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除了对作业内容和知识点的针对性指导评价外,更要关注对学生的个性化鼓励性评价。如,对优秀学生的作业,可附上简单的评语“看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对中等学生,附作业评语时,可写“你带给老师莫大的惊喜!”;对于弱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评价“坚持下去,每天进步一点点,就会成为最棒的自己”。这些评价语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心理上均产生心理优势,增强自信,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