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高扬2021年10月研究随笔
发布时间:2021-11-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高扬

数学《求未知加数》教学反思

  《求未知加数》是一年级上册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在教学前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力求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知识点,实现教学目标。在本课题的实际教学中,令我欣喜,欣喜的是学生的聪明才智,令我感慨,感慨学生的发展潜力。

  教学中,首先复习9、10的分与合,激活学生的旧知。例题:8+()=10,学生很快说出8+2=10,括号中填2。我想学生可能是通过数数数出来的,于是我问学生怎么想的,学生汇报说:因为82组成10,所以括号中填2;也有的学生说,因为10可以分成82,所以括号中填2。我为学生的方法感到由衷的欢喜,并给予了他们鼓励与表扬。为了挖掘学生的潜力,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利用加减法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行计算,然后让学生想8+()=10,怎样转换成减法算式,学生列出算式10-8=2,这时我告诉大家得数是2,括号里填2,随后我问学生为什么要用10-8,学生回答:10是总数,(也有的学生说10是一共的,)8是一部分,用总数减去一部分数就是剩下的。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把8+()=10放在用大括号和问号表示的图中,让学生说出“10,8,?”分别表示什么,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很快得出要求一部分数要用减法计算。并列出算式10-8=2,括号里填2。教学中对于理解较差的同学,我让他们通过观察教材主题图,动手摆学具的方法来理解。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实现了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教学中还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引导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并为今后求较大的未知加数教学打下了基础。

  本课教学后的最大收获是:要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使他们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