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随笔
仇海洁
十月,参加了网络语文培训,虽忙碌,却欣慰,颇有收获,在一个个视频中穿梭学习,在一位位老师专家的金玉良言中聆听学习,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有幸听到陈老师执教的《我要的是葫芦》这堂课,有一种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陈老师的导入清晰得让我历历在目:
她首先从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形式开启课堂,以看图猜词的方式走入孩子们的世界:看图猜词,两个字都必须是草字头。孩子们瞬间兴趣高涨,荷花、蘑菇、葡萄、菠萝,一一在他们嘴边跳跃,并且知道了草字头的词语大多和草本植物有关。接着出示葫芦图,请知道的孩子来说说叫什么?指名读读它的名字,关注指导读好轻声,单独一个芦字时读音为第二声,并拓展了扩词芦苇、芦荟,而且也都是草字头的词,环环相扣,井然有序。
然后陈老师提问: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葫芦?见过的孩子说一说在哪里见过?结合孩子们的回答,老师赞了这样的有心人,让孩子们明白,生活中处处皆语文,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紧接着追问:有谁知道葫芦有什么用?相机出示酒葫芦、葫芦丝、瓢的图片和字词,读一读,记一记,在了解葫芦作用的同时拓展词汇,一举多得。是啊,语文,源于生活,归于生活。
最后,陈老师自然过渡:有一个人说——出示课题《我要的是葫芦》,指导读好课题,断句、节奏,都很到位。并让孩子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从读到写,读写结合。
整个导入行云流水,扎实朴实,又匠心独运,每一步都恰到好处,每一环都让孩子们受益匪浅,足见陈老师的深厚教学底蕴,足见陈老师的璀璨教学智慧,不仅让孩子们,也让我,一名听课的一线老师也陶醉在浓浓的语文素养之中!认真学习,深深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