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浅谈让学生进入深学习的入学策略——蒋文9月研究随笔
浅谈让学生进入深学习的入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1-11-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蒋文

最近在阅读朱德江教授写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样态新探八讲》,感受颇多。其中一个版块就是“入学”策略,学生怎样才能进入人深度学习的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卷人学习甚至进人校尽脑计、沉漫学习的状态。“做数学”是促进学生卷入学习的重要方式,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数学学习是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
    因此,教学中,要用“情境+学习任务”导引学生“做数学”,促进学生“卷人学习”。教学中,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并以一个个开放性、探索性、挑战性的“高认知水平学习任务”为学习支点,导引学生“卷人学习”,驱动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形成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当学生解决情境问题时,其学习动机更强,学习的程度更深,学习的获得更多。

德国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符号化的知识往往需要在情境中才能体现其意义,特别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的小学生来说,更需要将“去情境”的符号化数学还原为知识发生、发展的情境,用蕴含真问题的情境呈现学习内容和任务,激发学生真实思维的产生,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是怎么来的,又可以用在哪些地方。问题情境可以是基于解决真任务的现实情境,也可以是蕴含“真问题”的数学情境。

例如:在一一列举策略的教学中,教材中的例题就是用22根一米长的篱笆围一个养鸡场,要求怎么围面积最大?若我们直接呈现这个问题让学生来解决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感觉是老师要他们做的一样,很不情愿,但是加入一定的情境之后,效果完全不一样,学习的主动性油然而生,由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带着任务自主探究,所以在情境+任务中很容易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