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重塑学习》第二讲有感
今天学习了重塑学习的第二讲《实现深度学习的学导策略》,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觉得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入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深入地研读与分析教材中相关的内容,明确教学的目标便是真正能够让学生深入学习的基础。而这些则需要数学教师可以做到深入地研读与研究新课程标准里面的各种新内容,全面地了解教材里面的知识编排体系,可以做到将每节课里面的教学内容放置于全知识体系里面,站于数学教学的总体脉络出发,从整体上着手开展深入地研读教材,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保证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
举个例子,在学习“统计”这一课的时候,为可以使教学可以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我们便以“调查工作者”的活动上了一节课。在这一节课里面,我们需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记录在具体的一时间段里面,学校后门口的红绿灯具体有多少辆汽车经过,这些汽车的种类与颜色又是怎样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编制出统计图,同时以统计图作为分析,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环境。
针对这样的内容,我设计了明确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必须要可以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组成要素与内容。 过程与方法:懂得怎样去制统计图,可以从统计图里面清晰得到自己想要获得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认识到数学其为一门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同时要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可以真正做到从个人出发,保护环境。
通过上面的三维教学目标的明确与设置,不但可以满足现实的授课内容需求,同时又可以真正做到理论教育和素质教育两者的相结合,实现让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效果。
(二)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定好明确的教学目标后,教师需要深度提炼教学策略,尽可能的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数学学习感受与经验,这便是做好深度教学的关键所在。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做到站于新课改的新要求的角度,深入研读相关教材当中的知识点,涉及到的数学思想等有关的内容,进而再使用有效的手段,让学生更为主动地投入其中,逐渐形成经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到的方法有:情境教学、故事导入以及小组合作等等。而在教学当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学习“认识比”一课的时候,我们需要打破一直以来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静静地在台下听的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翻转课堂。在这一节课当中,我们先让学生进行了预习,在家里用橙汁粉与水,自行调制一杯自己喜欢的饮料,同时,记录起每一次用了多少粉与水。随后,要求学生将记录成果带至课堂当中。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且选出代表,在课堂当中根据讨论的结果,在讲台上展示一杯可口的橙汁是怎样制作而来的。同时,将材料里面的重量可视化,制作完成以后,还可以邀请同学们一起品尝。运用如此生活而有趣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什么是“比”。“比”可以理解成为橙子粉占水的比,同时也可以认为是橙子粉于果汁当中的占比。学生在这样亲自参与实验操作的课堂中,不仅能够激发自己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亲身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教师能够做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真正的实现了深度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