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倾听——郭晓彩九月随笔
发布时间:2021-11-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郭晓彩

新课堂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堂,适应学习上更有主动性的学生,是每个老师面临的新挑战。我认为,教师在新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学会倾听。

《庄子》中有一个故事,大意就是说倏忽两帝为了报答混沌厚待之德,认为人都有眼、耳、口、鼻、等七窍,用以视听、吃饭和呼吸,非常好,唯有浑沌没有,就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他们一天给浑沌凿一个孔,结果到第七天,浑沌就死了。这个故事很发人深思,不善于倾听别人的心意,把自己的特性强加给别人,结果只能适得其反。生活中如此,课堂教学中更是如此。

《新课标》规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以往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主角。而现在是教师“听”学生说,在听的过程中从学生的“说”中发现问题,及时作出处理,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学生是主角。这样的课堂模式,必然会对教师的倾听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有的时候如果教师注意倾听,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加以纠正,相信一定会给这些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及时改正错误;而这位教师却没有仔细听清学生的回答,没有听出学生回答中的错误,只是采取“一条龙认读”形式完成了教学流程。这样的倾听能力会给学生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这样的课堂学习效果是怎样的呢?答案不言而喻。教师的倾听,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影响着课堂学习的效果。

学会倾听如此重要,如何提高自身的倾听能力呢?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找准自身定位。教师只有在课堂中找准角色定位,才能积极有效地倾听,从而更加有效地教学。其次,要培养倾听的意识。教师要更新观念,自己尽量少说,放手让学生去说。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听学生说完,切不可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最后,教师要掌握一定的倾听技巧。要善于做忠实的听众,积极回应学生发言。在倾听时,要把自己的情绪用面部表情表现出来,加强和学生的无声沟通。要学会放下架子,虚心向学生学习,把学生看成有助于完善自身素养的源头活水。这样久而久之,教师的倾听能力一定会有提高。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