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解决问题的策略》深度学习--耿凤秀10月研究随笔
发布时间:2021-11-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耿凤秀

《解决问题的策略》深度学习

最近执教了《解决问题策略》,四年级上学期的策略主要是借助表格将题中信息整理在一张表格里,关于信息的整理可以从问题想起,也可以从条件想起。但是在执教过程中我有一些疑问:

1、什么时候从问题想起,什么时候从条件想起。

2、是不是这个课的所有题型都可以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

3、四年级的孩子能否都能理解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

在执教过程中,我发现这一课的题型基本上都要用到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这3个数量关系式。反而我觉得“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四年级的孩子对于这3个数量关系式还出一个一知半解的状态,因此在执教这节课时,我并没有重点强调从条件想起或者从问题想起。

我把所有的重点放在列表,教孩子学会根据题中信息列出表格,再结合3个数量关系的呈现,大部分孩子还是很快理解题意。但是这样的教学只处于浅层教学,真正要让孩子去理解题意,必须进行深度学习。

关于这课如何进行深度学习?我觉得要做好几点:

首先可以帮助孩子掌握规律,一种是每份数已知的情况,一种是每份数未知的情况。可以把这种题型都罗列在一起,观察其共同特征,在解决出第一个问题的同时,让孩子自己总结归纳,当然必要的练习需要同步进行,起一个巩固的作用。

其次在进行第二段学习时,有意识的将这两种题型混在一起,帮助孩子提高辨别意识。如果依然没有大部分孩子做到百分百理解,可以在讲解过程中让孩子将这些题型分分类,分类之后再集中的讲一下,并且在每次讲解都要让孩子提高列表意识。有了良好的运用解题策略的意识,就能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结合具体情境来讲解,孩子的数学意识还没有强化之前,我们可以借助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题意。

在整个课堂中,要求教师要有很好的管理课堂的能力,能收就收,该放就放。孩子的水平参差不齐,如何确保孩子能够在一堂课有所学,需要关注他们课堂上的参与度,是否覆盖到每个孩子。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