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深度学习的内涵与意蕴》读后感
深度学习是一种自主性学习、理解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它指向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整体理解、融通和结构化,指向学习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价值感的深刻体验,并以学习任务的挑战性、认知能力的迁移性和问题解决的应用性为目标,其本质意蕴主要指向三个方面。
一、深度学习指向对学习材料的整体理解、融通和结构化。
深度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不同,它注重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领会,注重基于知识的主体建构和探索。它强调学习者对知识本质的深度理解以及应用此知识去解决复杂情境中的真实问题,并于其中形成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此外,深度学习还十分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从已有的经验认知出发,致力于学习者旧有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创造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的获得不再是静态的结果呈现,也不是孤立的、碎片化的材料的拥有,它表征为学习者积极地探索、个体经验不断地丰富和新旧知识的模块化再构。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其实是学习者有效地从表层符号认知走向逻辑与意义统一的超越。
二、深度学习指向学习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价值感。
学会学习就是要让学习者形成强烈的学习意识,选择适切于自身的学习方式,有序、有效地调控自身的学习进程,这是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价值感的外显。其自主性体现为深度学习是学生自身内心唤醒强烈学习意愿的学习活动,不同于消极被动的机械学习,学习主体倾向性学习动机外化为深度探索和主动建构的学习行为;其能动性表现为深度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对学习材料做出积极而有选择的反应,并能根据学习材料所呈现的知识内容、学习目标等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变换学习方法,改进学习策略;其价值感则主要反映在深度学习中个体自我成就的感受与体验,它不仅指向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倾向,也指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意志,还指向于基于学习任务完成后心理的愉悦与满足。这些复杂而积极的情绪体验渐趋累积为学习者个体的自我价值感,从而促进个体可持续性成长。
三、深度学习强调学习任务的挑战性、迁移性和应用性。
深度学习即是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呈现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学习内容。《论语·述而》有言:“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学不是让学生像容器一样机械地接纳外在知识,其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并运用已经习得的经验去开启新的认知。深度学习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学习者在后续的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于“见微”中“知著”,在“转识”中“成智”。深度学习不仅注重从知识到知识的承继,还强调运用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的迁移。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即使是在差异和变化的新情境中,仍然能够迅速联想起已经习得的认知经验,并应用到真实的问题解决中。而这正是核心素养中“学会学习”“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的具体意涵和要求。
在深度学习发生的过程中,学生要身心合一,学习不再是离身式的被动接受,而是具身式的主动体验。以意义建构的探究性活动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引领学习者充分地卷入,从而促进认知、情感、精神与价值的充分融合。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要多方面、多层级地展开。深度学习中的多元评价就是要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以此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的学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