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习型教师的认识与规划
张兰英
小学一年级有一篇课文叫《好学的爸爸》,浅显地向一年级的孩子传达了“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作为给孩子们授课的老师,如果不能身体力行地实践这句话,那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双充满天真、信任甚至崇拜的目光时,将会多么忐忑心虚啊!古有诗句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过去说“老师要交给孩子们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说法也已进化为“老师要交给孩子们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活水”。这桶“活水”从何而来,只有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去进修学习,才能让自己的一杯水有活力,有生气。但一直以来,我们一线的老师都为日常繁忙而琐碎的教学工作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心血,闲暇时间总觉得顾不上锻炼更谈不上学习,经常会忽视了作为一个教师成长所必须的精神支柱。想到这里,我觉得非常惭愧。这次的假期任务,让我又一次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我知道要做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必须学无止境——做一个终身学习型教师。
教师职责的转变需要我们学习。在传统社会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以便学生运用继承的方法去解决将会重复出现的问题,教师是书本知识的复制者。新的时代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信息社会中,对于人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创新与开拓,教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成为学习创造能力的培养者,这就要求在不断变革的社会中,司教育之职的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胜任教师的职责。
确实,我们教师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都在接受继续教育,今天考这个“证”,明天考那个“证”,忙得不亦乐乎。但是,这种学习方式带有很大的被动性和滞后性,属于低层次的学习。而更高层次的学习是自主高效的学习。我们应把终身的学习“内化”为自觉的行动,由此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做一个真正的学习型教师。
首先,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教育的使命是让人从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而现代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到处充满信息的社会,教师应确立现代教育思想,了解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了解新世界必须进行的创新教育、个性教育、通才教育,并掌握他们的内涵。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更新教育观念。在这一方面,我要多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朱永新《新教育之梦》,《爱的教育》等教育名著。
其次,今天的学生知识丰富,思想开放且多元化,他们获得信息的途径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对社会上各种正在发生的、实时的信息的敏感和接受程度,往往优于教师。所以新时代的教师如果只囿于自己所教的那一部分知识,不及时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信息,不用全新的教育理论充实头脑,不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就会落后于时代,无法适应未来的各种变化挑战。所以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能只停留在课本和教参提供的知识上,要从书本、报刊杂志、网络获得更多的知识,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在这一方面,我要多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博览各种书籍报刊。
再次,教师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需要有学科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和一些与教师职业有关的特殊要求,如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人与人的沟通能力、开朗的性格等。所以要通过学习,加速专业化的发展。 在这一方面,我要多读关于本学科的各类书刊及教育学、心理学的最新论著。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只有做学习型的教师,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