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六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养习惯促成长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3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王登朋     来源:原创

 


读了叶圣陶先生文集《如果我当老师》,感慨颇多。这本杨斌选编的教育文集共收录先生文章60篇,从七个方面对教育的本质、对老师的要求、对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关爱等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本书的选编目的,就是让我们重新发现叶圣陶先生在教育层面的巨大成就,让我们这些读者深入思考和探讨为师之道。读完本书,才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当下许多广为大家接受的教育层面的警句名言,都可以从叶圣陶先生的文章中找到源头所在。先生对教育深邃的思考和见解。

教育要一辈子受用,教育要养成好习惯。关于教育的本质,先生认为教育要为孩子一生奠基,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而且要养成好习惯。他在《如果我当老师》中说“我将特别注意,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想‘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教识字教读书只是手段,养成他们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才是终极的目的”,“而我呢,却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在《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中,他说“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读书是要学生知道‘已往’,为‘未来’做准备”。在《教育改造的目标》中,他说“原来现代教育的最后目标在养成一个个的自由人,在建立一个民主的自由社会”。在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中,先生放眼未来,将教育视为影响人终身发展的大事,尤其强调了好习惯养成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意义。看到这一论述,我不仅想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这一点我们都知道,所以我们平时注重培养学生听课、发言、作业等学习方面的好习惯。我想,单注重这方面还远远不够。作为语文老师,不能把教识字、教读书认作终极的目标,应该由此为手段,培养他们思考的好习惯、举一反三的好习惯,并进一步养成语言的好习惯。另外,良好的姿势,全神贯注的做事认真的习惯;细致、一丝不苟;锻炼身体的习惯;阅读等等,也是学生很重要的习惯。而最重要的可能是,真正把习惯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而不是作为提高学习成绩的手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