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线带班》有感
横山桥中心小学 陈俊宇
这学期有幸拜读了管建刚老师所著《一线带班》一书,书中介绍了自己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常规以及日常管理方面的经验。当中给我感触很深的部分有很多,结合我现在的任教年级与学科特点,我就以一年级为例说说我读此书抓基础部分的感悟。
一年级的孩子最重要的便是基础,而科学课上的基础就是习惯的培养。这些习惯主要是上课听课的习惯、动手做实验的习惯、记录的习惯、合作探究的习惯以及作业的习惯。由于科学课动手的活动很多,所以在上课时桌面上除了作业还会有其他的材料和工具,这对他们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所以,一开始我便会要求孩子们练习静坐,如能坚持,那么下课前我会留五分钟给孩子们讲个小故事。
动手实验时我会要求孩子们口述第一节课我要求的实验三静:动手静,记录静,桌面静。动手静是在实验时小声讨论不能被我听到;记录静是小组内成员人人参与记录,然后要汇总记录;桌面静是在实验结束后把桌子收拾干净。这就跟管老师所说的“第一抓:桌兜与书包”是一样的,学会整理,学会分类这样课前上课也轻松,课中实验也有效率。
最后作业的习惯我会要求孩子们把自己看到的,学到的内容写下来,有什么写什么,是什么写什么,告诉孩子“没有标准答案”,“你的答案都是对的”。通过鼓励让孩子们敢于创新,能够独立思考,而不是全班整齐划一,那样的作业就只能是作业,看不到科学探究。当然,在批阅作业时我也会仿照管老师的“特殊符号批改法进行作业批改”,也会按照他的描述尝试在课堂上当着孩子面批作业。用了这两种方法后作业的确比开学时好了很多。也少了很多“抄作业大王”。
这些习惯在一年级各班开始使用时总是有着一些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孩子们掌握我上课的“套路”之后也开始慢慢的越来越好。正如管老师在书中透露出的一个概念:习惯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去培养的,再好的方法没有长期的坚持也是无用之法。一个行为做多了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一个好的习惯会让一年级的孩子在未来漫长的学习之路上少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与困惑。最后再次感谢管老师的这本《一线带班》,让我在科学教学管理方面又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