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读后感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
本书中讲述了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 教学生会听课,养成对积极动脑的习惯;二、 教学生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生会阅读,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四、教学生会审题,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五、教学生会改错题,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
“教学生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让我感触最多:不要盲从别人,更不要抄袭他人现成的答案,要独立思考。通过思考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可以不断解开疑团,激发灵感,要相信自己才是最棒的。自信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它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信能使孩子敢于面对困难,能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成功。我们提倡孩子独立钻研,分析和解决问题,多使用“你能试试吗”“你还有其他的想法吗”“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等鼓励的言语,唤取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培他们的自信。请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请教的前提是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勇气。要养成把平时学习中遇的问题记下来的习惯,虚心向老师,向同学,向他人请教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