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读《重塑学习----第五讲“预学分享“课堂样态》王岩3月份研究随笔
发布时间:2022-04-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岩

读《重塑学习----第五讲“预学分享“课堂样态》随笔

 

  ”预学分享”课堂样态要义:

  “预学分享”的课堂样态,就是基于独立预学的分享讨论式学习的数学课堂。这一课堂样态中的学教方式的基本要素如下: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转换学教结构,即先由学生“预学“,让学生带着学会的知识和存在的疑问参与课堂,再组织分享学习—”分享学会的知识,提出自学中的疑问“,在师生、生生的分享讨论过程中,梳理知识,解疑释惑,促进能力素养的同步发展。”预学分享“的学教方式能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为学教结构的变化,使学生必须先行学习,同时课堂前半部分以学生的分享交流为主,教师需要让出”讲台“,减少自己”讲“的时间,这样也促使教师更多地研究学生怎样学、怎样导学、怎样助学,有效实现”教为中心“转到”学为中心“。

   ”预学分享“课堂样态对于实现深度学习来说具有有效的现实意义。一是”参与的深度“,学生带着”预学“成果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参与小组交流、知识梳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预学“为基础,有利于学生深度参与学习。二是”探究的深度“,学生预学之后,课堂上学生会思考学习内容中的一些疑难点,更关注知识背后的”为什么“,促进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入。

  教学思考:

  首先,教师应注意”预学“的方法指导,导引学生学会自学,必要时可以设计”预学学习单“帮助学生自学。那么”预学学习单“应该如何设计呢?好的”预学学习单“不是教材解读,也不是教案呈现,而是贴着学生学的路径的”学习航标“,导引学生自学的进程。其中”文本阅读式预学“的”预学学习单“,就是把教材中的学习内容通过分解、细化、归纳等方式,设计为2-3个预学任务,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导引学生阅读、思考、练习、记录,并呈现预学成果。”探究式预学“的”预学学习单“设计,则可以跳出教材,基于学习内容设计1-2个具有一定开放性、探索性的任务,导引学生探索、思考,并在预学单上记录学习成果。

  其次,教师应组织分享。在大班级集体教学的背景下,分享一般可以分成”小组分享交流“和”全班分享梳理”两个阶段展开。在学生小组分享交流时,教师要全部巡视,了解各小组交流情况,作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学生全班分享交流展示时,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及时发现学生表达的亮点及不足,导引其他学生质疑、纠错等。

  最后,教师还应该导引学生“如何深入”。教师要导引学生提出“预学”和“分享”中的问题,组织学生深度讨论,并提供针对性助学,解决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教师在这个阶段有三个方面需要关注:一是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二是根据学习目标,选择和安排问题讨论的“序”和“度”;三是充分“预见学习”,提供针对性助学。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